手揣网教程:绿色安全纯净官方版,体验当今速度最快的浏览器!

未保法之网络保护(未保法司法保护)

时间:2024/6/24作者:未知来源:手揣网教程人气:

对家长为孩子“戒网瘾”的行为做界定、给在校网络教育产品和服务做规范、对网络欺凌行为出“重拳”……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即将实施,其中新增网络保护专章共计17条。

在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郗培植看来,网络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第四空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章的出现,是我国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领域第一次专门立法,开启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时代。”

“网络保护章节主要亮点是网络沉迷防治与网络欺凌防治内容。”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副教授郑宁介绍,例如在网络防沉迷方面,未保法对易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内容作出规定,明确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针对未成年人使用要设置相应的时间、权限、消费管理等功能。

郗培植调研发现,网络上给未成年人起侮辱性绰号、编造不实信息等欺凌行为仍时有发生。郑宁称,未保法首次对网络欺凌做了界定,并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商采取必要措施的义务: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

郑宁表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互联网企业等各司其职、协力合作,未保法设定了各方义务,并且形成联动机制,有利于建立网络保护的综合治理体系。

不惜代价戒网瘾合法吗?

未保法之网络保护(未保法司法保护)

【典型案例】据央视新闻报道,2009年,在一家戒网瘾训练营,未满16岁的广西学生被训练辅导员活活打死,这是公开报道中的首例“戒网瘾”引发的悲剧。在媒体的持续关注下,不少打着“戒网瘾”旗号却对未成年人实施虐待行为的机构被揭示出来。

2020年7月7日,豫章书院非法拘禁一案一审宣判。南昌市青山湖区法院认定学院创始人吴军豹等5人构成非法拘禁罪,其中4人分别被判处11个月到2年3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另有1人被免予刑事处罚。

【法条】第六十八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干预。

【专家解读】郑宁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遵循保护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该法条的出台正说明,虽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行为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但是帮助他们戒除网瘾也要采取科学的方式,不能采取如限制人身自由、暴力等侵害他们身心健康的方式。

孩子遇到网络欺凌怎么办?

未保法之网络保护(未保法司法保护)

【典型案例】据央视财经新闻报道,2021年3月,深圳一名初一新生小梦(化名)遭遇了网络欺凌。她先是遭到同学们的指指点点,甚至孤立,之后发现朋友圈里疯传着一些图文并茂的所谓“证据”,指认她是渣女,而这些“证据”与事实并不相符。为尽快还自己清白,小梦联系了发布这篇文章的公众号管理员,并要求其删帖。对方爽快答应,但提出要支付2200元的删帖费。

【法条】第七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

【专家解读】“网络欺凌具有匿名性,侵害主体隐蔽,传播范围广、损害大。”郑宁解释,网络欺凌会使受害者感到愤怒和社交焦虑,学业受影响、出现心理问题,可能导致他们成为网络欺凌者或持续成为受害者,甚至产生自杀意念。因此,未保法写入网络欺凌防治是一大亮点。她认为,要强化和鼓励未成年人的及时发现报告机制;互联网企业、学校和家长要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暴力及色情信息的干扰,如在电脑上设置过滤器,监督其上网行为,减少他们与不良信息的接触,并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和心理疏导。

郗培植介绍,法条也对网络欺凌后的处理进行规定。他认为,该规定有利于斩断网络欺凌等相关信息的扩散渠道,尽量减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学习类App内存在游戏、打赏?

【典型案例】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2018年,第三方学习类App“一起小学学生”存在利用网络社交、虚拟货币,诱导学生之间进行游戏分值、电子宠物的比较和排名。而一款名为“互动作业”的App还向未成年人提供大量涉及性暗示、性诱惑的游戏。

2020年6月8日,据央视新闻报道,虎牙直播2月初开通了免费上网课渠道,但一打开App,首先弹出的却是各种网游的兴趣选项。其所谓的免费网课页面中,有大量精心包装的游戏广告。

【法条】第七十四条 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

【专家解读】郗培植认为,目前一些学习类App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新修订的未保法施行后,在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中插入网络游戏链接、推送广告等行为违反该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将由公安、网信、电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百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百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吊销相关许可证。可以说是给出了执法依据。

孩子偷偷为网络游戏充值买装备谁负责?

未保法之网络保护(未保法司法保护)

【典型案例】2021年5月,陕西法制网报道,汉阴县平梁镇石门寺村村民杨大爷万分焦急地来到平梁派出所报警求助,称年仅12岁的孙子用自己手机玩游戏时,在游戏内充值资金达2万多元,花掉了自己一年在外务工辛苦赚来的血汗钱,警方积极与游戏平台沟通帮大爷追回这笔钱。近年来,孩子偷偷在网游中充值的事件屡有发生。

【法条】第七十四条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专家解读】郗培植认为,新法出台后,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必须要依法执行,例如,设置认证软件,对使用者的年龄进行核实,后对其登录时间、内容进行管理。于执法机关而言,该法赋予其查处监督的职责。同时,该法条可与《民法典》中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相关内容进行结合认定,例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与网络直播平台“打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款项的,法院应予支持。郗培植指出,该法条与民法典相关内容相呼应,也强调了父母对未成年人的监管、管教职责。

中小学生可以开直播吗?

未保法之网络保护(未保法司法保护)

【典型案例】据新京报2020年9月报道,浙江永康一名12岁的少年舒奥华因擅长唱歌,成了网络主播。他在某直播平台拥有170万粉丝,直播收入成为一家人主要的收入来源。据了解,舒奥华每天除了完成学业,还要练习发声,为直播做准备。

【法条】第七十六条 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专家解读】“网络主播已经成为一个职业,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保法规定,年满16周岁之后才能注册主播账号。”郑宁认为,为了保证这一规定取得实效,一方面,需要平台健全注册账号的实名认证机制,另一方面,需要监护人的配合。

上学能带手机或PAD吗?

未保法之网络保护(未保法司法保护)

【典型案例】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随后全国各地各校推进手机管理政策落地。据新京报报道,2021年3月,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将学生的“手机管理”纳入日常管理,有需求的同学经家长申请可带手机入校,但到校以后要关机,交由班主任统一管理。

【法条】第七十条 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专家解读】郑宁认为,未成年人自控力较弱,学校禁止未成年人带手机进课堂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从根本上说,学校还是要靠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洋 吴苹苹 校对 翟永军



关键词:未保法之网络保护(未保法司法保护)




Copyright © 2012-2018 手揣网教程(http://www.shouchu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收集 如有侵犯到您利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管理删除,敬请见谅!

QQ:1006262270   邮箱:kfyvi376850063@126.com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