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库克又带着挤牙膏的新iPhone来收钱了。
抛开十三香的烂梗,关于这次发布会大家聊得最多的,无非就是加量不加价和几个变来变去的颜色。
可感谢慈善家库克,还不如感谢坚挺的人民币汇率,这才是苹果少收几百块的主要原因。至于本该去年就上的高刷今年才舍得给,只能说库克在玩弄消费者心理上是真的懂王。PS,刘海小了又不是刘海没了,营销文吹一吹,消费者有必要当真?
挤牙膏的苹果让人无聊,而年年军备竞赛的安卓阵营,今年还是翻来覆去炒作的全面屏、折叠屏——除了成为数码圈高端玩具,在普通人看来同样没什么存在感。
经历了智能手机百花齐放的时代,体验过苹果引领风骚的颠覆,回想起第一部智能系统手机、第一部有摄像头的手机、第一部无按键的手机、第一部多点触控手机、第一部指纹识别手机……你最近见过的哪一部手机有这样的颠覆性?
一边是手机的软硬件快速升级迭代,另一边是手机使用体验并没有太大改善,设计也趋同,基本定型。既然各家都一样了,消费者对于手机也就“无话可聊”。
为什么现在人手至少一部的手机会变得如此“无聊”?曾经引领风潮的智能手机,未来还能有想象力吗?
从耳目一新到千篇一律,手机发布会变无聊了
每当新iPhone被吐槽缺乏新意,再回首乔布斯的发布会,恍然如梦。
2007年的乔布斯不仅重新定义了手机,还重新定义了发布会:他从信封里拿出MacBook Air,当着观众的面,在初代iPhone苹果地图上给附近的星巴克打电话下单4000杯拿铁,种种接地气的举动,让这场发布会有了破圈的效果。
这之后,苹果新品发布会为手机圈树立了标杆,谈科技情怀、重用户体验、立文化人设,给原本显得很硬的手机创造了可以消费的话题。
苹果发布会成了后起之秀们模仿的对象,2011年小米发布第一款手机时,雷军就一身黑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亮相,连发布会选址都是798这种文艺胜地。
在之后的十余年,安卓厂商们还另辟蹊径,专注吹牛×(堆参数)、比价格、怼友商,给广大吃瓜群众提供了编段子、玩梗的丰富素材。雷军的“areyouOK”,罗永浩的“理解万岁”,让这些手机收获了无数的讨论热度。
苹果发布会也依旧是很多其他领域公司蹭热点的对象。
最恶搞的蹭热点行为来自知名“考研网站”P站。2018年苹果发布会之后,P站发布报告称,库克两小时主题演讲期间,P站iOS设备的访问流量最高一度下降了近12%,比奥斯卡、格莱美的影响还大。
可以说,过去十多年,手机之所成为现象级的话题,这些颇具特色的新品发布会功劳不小。
但近几年的发布会,除了互怼更加频繁,似乎也乏善可陈了。就连原本高姿态的苹果,也不能免俗加上了怼友商的流程。
在谷歌搜索引擎上可以看到,这些年苹果发布会的关注度越来越低,自2012年发布iPhone 5之后,一直在下跌。
手机新品发布会越来越无话可聊,有人说是各家发布会太频繁,大家审美疲劳。
但更重要的还是,手机新品本身越来越难打动人,而行业内卷导致产品逐渐趋同,让发布会失去了能吸引眼球的基础。有趣、有梗和故事只是附加值,当真正的产品都不再有新意了,怎么还能指望大家年复一年地看几个中年男人杵在台上吹牛X呢?
手机不再是主角
也不能说现在的手机毫无创新,但对比激动人心的智能手机进化史,现在的创新确实很难再打动人。
第一部智能手机算是1994年的IBM Simon,设计非常超前,没有物理按键,手写笔和触控输入,第一次兼容应用程序。虽然因为价格、适用性问题曲高和寡,毕竟开创了先河。
到新世纪,智能手机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2000年,摩托罗拉A6188上市,号称是“全球首款触屏智能手机”,爱立信R380首次搭载了Symbian OS系统,夏普则第一次把11万像素的摄像头搬上手机,算是个好创意,只是11万像素太不忍睹了,所以没有太大反响。
那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黑莓等品牌争奇斗艳的年代,各种奇葩创意层出不穷,每出一款主力机型,都是大家从未见过的版本。
虽然足够新鲜,但这时候的智能手机好用的很少,还贼贵,对于平时就打打电话发发短信的普通人,花里胡哨的智能机吸引力实在有限。
这一切,随着乔布斯推出iPhone而彻底改变。
2007年,苹果推出初代iPhone手机,从外观设计到用户体验,全面颠覆,手指多点触控代替手写笔和键盘作为交互手段,成为第一部爆款的智能手机。
第二年谷歌“模仿”出了安卓,第一款安卓手机HTCDream(GoogleG1)诞生,形成与苹果分庭抗礼的对立阵营。气得乔布斯怒斥谷歌抄袭,谷歌CEO施密特当时还是苹果董事会成员,只好灰溜溜走人。
同一年,第二代苹果手机iPhone 3G也发布了,添加了对3G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支持,更影响深远的是App Store上线。这个App Store,就是现代人手机成瘾的万恶之源。从此,手机不再局限于担当通讯工具这种次要角色,而变成了人类进化史上最新生成的“可拆卸器官”,用麦克卢汉的话说,就是人的延伸。
随着应用商店的不断拓展,人的一举一动再也离不开手机。
2010年,乔布斯最后一次发布的iPhone 4,凭借Retina显示屏、500万像素镜头、流畅的系统、漂亮的外观,吊打当时还不成熟的安卓以及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厂商,上市三天销量就达170万部,很多人在专卖店门口搭帐篷排队抢购,当时它甚至还没有在中国大陆上市,于是水货iPhone催生了一支往来深港两地的水客大军,iPhone=1个肾的等式也因它诞生。
就在同一年,首款第三方安卓系列智能机三星GalaxyS面世,大门一开,越来越多的数码厂商加入对抗苹果、开发智能手机的行列。三星GALAXY NOTE以5.3英寸屏幕开启了手机大屏时代,HTC Butterfly率先迈入了1080P高清时代……
2011年,雷军带队发布的小米手机填补了苹果、三星在低端市场的空白,与后来的几个效仿者一起横扫中低端手机市场,让越来越多普通人也能用得上流畅、靠谱、高性能的智能手机。
2010年代上半段,称得上是智能手机创新的黄金年代。2010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2.98亿部,几乎是2008年1.51亿部的两倍,到2013年就突破了10亿部的出货量级。
但在此之后,普通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升级换代变得没那么敏感了。尽管硬件参数越来越高,但人们依赖手机,更多是因为4G时代下各种互联网应用、服务的普及,而不是因为手机本身有多大的变化。
首次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的iPhone 5s,虽然是2013年最畅销的手机,却开始被吐槽小修小补、缺乏创新。随着安卓系统日趋完善,iPhone的市场优势逐渐缩小,屡屡被三星、华为掀翻在地。
安卓厂商也没好到哪去,透明的数码供应链让大家拉不开差距,旗舰芯片差不多,硬件配置和软件优化也越来越趋同。成功的手机总是相似的,大家只能在一条道上削尖脑袋假装个性化。
手机厂商热衷的参数比较,越来越让用户感到数字疲劳。
互相借鉴的界面和UI设计,给用户的感觉是分不出谁是谁。
时至今日,再想做出一款震惊用户的新品手机,显然很不现实。数码KOL们只能穷尽了列文虎克的力量,来给手机爱好者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亮点,至于普通用户是不是用得上,不重要。
如果说此前手机公司的竞争是为了一部有更好体验的产品,那么随着手机创新的变慢,手机公司的目标已经从发布一款更好用的手机,变成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赢得更多的利润。
从这个时候开始,手机市场的主角不再是手机,也不再是消费者,而是手机公司。
“假内卷真躺平”:躺着就能赚钱,为什么要创新
2013年,“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分出了一个子品牌红米,这个品牌最初是为了探索更低端市场,定位就是低价走量。
但随着小米上市和盈利的需要,小米高端化被提上了日程,Redmi自然接过了原来小米的班,而小米主力机型则从1999元一路上升到4999元。
其实小米也很无奈,因为整个安卓手机市场在走高端化路线,要和苹果掰手腕。但支撑起高价手机的,并不是什么翻天覆地的创新,而是:堆硬件。
至于苹果,这些年在封闭生态中收苹果税就已经够饱了,产品上无非就是直边改圆边又改回直边,加上指纹去掉指纹如今可能又要加回指纹,更不要说“降频门”这种令人智熄的操作了。
说苹果不创新,库克可能有点小委屈,毕竟还是创新了——销售模式创新:把手机配件拆开来卖两次。
这就是手机界目睹之怪现状:
镜头、屏幕、处理器,个个都在军备竞赛。这是为了把消费者吸引过来,可以撑起高价。
耳机、插口、充电头,处处都在删繁就简。名义上节能环保,实际上一件商品卖两次,手机公司自己“双赢”。
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手机失去了情怀和理想,罗永浩就剑走偏锋,要通过锤子来再造智能手机,可结果,成了老赖的罗永浩只能化身网红,直播卖货还债三连。罗永浩用血汗钱的教训证明了,现在手机搞大创新是此路不通的。说到底,他折腾几年的创新,也并没有真的带来革命性变化。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手机公司毫无创新动力也能理解,毕竟整个手机市场已经从蓝海变成红海,增长预期一年低过一年。
2018 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 1.2%,但北美、亚太市场都是负增长。相比早期两年翻一倍、每年几十个百分点的增速,这个市场基本上已经杀红了眼。
到了2019年,全年出货量直接负增长1%,手机公司拼到绝望,只能盼着5G带来换机潮,但实际上市场并不买账。
2020年,叠加疫情影响的手机市场可以说全面歇菜。
在这种市场情况下,又缺乏革命性的技术变革,奢谈手机创新只能是罗永浩一样有勇气的手机门外汉,精明的业内人士是想都不敢想。
时势之下,没有英雄。
写在最后
人们可能要问,智能手机曾经那些令人惊艳的创新,到底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技术的进步、还是资本的价值取向?我们很难给出答案。
但可以看到现实,手机似乎日渐发展到终极形态,逐渐被标准化统一,大家都已经明白手机这样设计才是用起来最好、卖起来也最好的,剩下的无非就是打磨一下体验。
资本开始追逐新的潮流科技单品:电动汽车、机器人、未来的元宇宙设备……反正手机已经不性感了,不信你看,连小米、华为甚至OPPO都要造车去了,至于手机,就让它逐渐平庸化吧,反正还能赚钱就行。
从商业上讲,手机曾经是消费品王者,手机公司多么牛X。但如今,不管他们如何宣传自己的技术、创意,手机作为消费品可能跟柴米油盐酱醋茶差不多了,它确实很贵,也更有科技含量,但已经不再是能让人们消费、谈论、甚至惊叹的创新潮流。
智能手机的黄金时代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文中引用数据来源于网络)
作 者 陶旺波
编 辑 唐也钦
设 计 张灿、郑舒雅
关键词:手机为啥越来越无聊了(现在手机为啥越来越无聊了)